W小姐31歲,在108年2月因為6公分的子宮肌瘤選擇用腹腔鏡手術處切除子宮肌瘤,手術順利且傷口復原狀況良好,手術後W小姐出現了手術前從前未曾發生的身體症狀,W小姐原本以為是手術後恢復期身體虛弱,休息一段時間就會自然康復,半年之後身體狀況仍未好轉,因此在108年9月經由姐姐的介紹之下前來求診。
W小姐初診時主訴自從手術之後變成非常怕冷,常常自己覺得『身體裡面有一股有寒氣』而且手術後白天變得非常嗜睡,睡再久都覺得睡不飽,上班日一天要睡滿10個小時才有辦法起床,假日睡眠時間就更長了,還曾經有一天放假竟然睡超過24個小時,睡醒才驚覺怎麼已經過掉整整一天。臨床工作這麼多年,手術後的倦怠、腸沾黏、各種奇奇怪怪的疼痛的案例也都遇過,但是手術後變成「睡美人」的情況還是第一次遇到。
在手術之前W小姐的肌瘤有6公分,幸運的是並沒有因為肌瘤造成的月經痛或是經血量過多大的問題,也從來沒有經歷經前症候群,單純是因長太大所已決定切除。原本以為手術之後能夠一勞永逸,但術後卻又出現了令人困擾的狀況—經前症候群變得非常嚴重,有頭痛、大小腿麻的症狀,但月經期一樣不會有經痛。肌瘤手術雖然解決了器官的病變,但是又出現了其他的問題,這些前所未有的症狀確實影響到了W小姐的生活品質。
古代的中醫也是有外科手術的,關於神醫華陀的麻沸散以及幫曹操開腦手術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便不再贅述,無論傳說真是假,古典中醫書籍對於人體內器官形狀記載、位置、大小、長度和西醫解剖學基本是相同的,相信古人應該也曾經對人體感到好奇而解剖研究。但是中醫逐漸發展逐漸捨棄外科以內科為主,目前西醫術後的中藥調理的中醫師也只能遵循中醫辨證論治見招拆招。
W小姐很標準的就是氣虛與陽虛,氣虛則倦怠嗜睡,陽虛則生內寒,自覺身體裡面有寒氣就是陽虛最好的證明。看診當周W小姐剛好也有胃痛、胃發炎以及入睡困難的問題,因此同時處方胃炎以及調整睡眠以及補氣的科學中藥以及固有成方水藥包七天。
W小姐二診已經是2個月之後了,上次的處方服用之後胃痛有改善,但疲倦與怕冷的症狀依然,W小姐說姐姐曾經喝過我開立的客製化特調水藥,她也想嘗試看看。水煎藥是中藥劑型中最速效的,優點是濃度高、吸收快而且用藥可以靈活搭配運用沒有科學中藥固有處方的限制,缺點是無健保給付屬於自費醫療,而且自行煎煮中藥耗時費力,所以很多人不喜歡水煎藥。目前診所有客製化中藥代煎以及宅配服務,但至少要一個工作天才能收到藥水。既然W小姐想嘗試特調,以W小姐陽虛的狀況就下重手開立處方簽:高麗參、炮附子、肉桂,這些強效的溫陽藥通通一次到位,處方七帖代煎14包服用2周。原本期待看看兩周後W小姐服藥後的反應但W小姐並沒有在兩周後如期回診。
再次見到W小姐已經是一個多月之後,中間這一段時間也在思索是不是處方下手太重?還是治療方向不對?這次複診W小姐說服用特調水煎藥之後身體狀況改善很多,白天精神比較好,沒有那麼嗜睡,體內有寒氣的感覺也消失了,雖然處方沒有刻意調理睡眠問題,但是白天精神改善連帶睡眠品質也跟著變好。更神奇的是月經前的頭痛以及腳麻也都改善了。
常常有病人會問水煎劑以及科學中藥的差異,健保給付的科學中藥雖然攜帶與服用方便,對於小傷小病或許綽綽有餘,每個人的病勢有輕有重,科學中藥有時也會有力所不及之處,這時搭配水煎藥劑便能如虎添翼。水煎藥劑的處方和科學中藥的處方技巧有不盡相同,因為濃度高、療效快,往往可以讓病人「很有感」,這種有感可以是病情往好的方向也可以是往壞的方向,也就是一但處方開立方向不正確,病患出現的副作用也會很快很明確。W小姐喝七帖就可以改善7-8成症狀,比起科學中藥效果更快。但我並非神醫也有失手的時候,前幾周一位初診產後調理的產婦也因為不小心處方過於溫補,才喝兩包腳部就發汗皰疹,經過停藥觀察、調整處方後汗皰疹就改善了。
多數人的認知都是中藥屬於調體質所以療效慢,需要吃一年半載才會有感覺。在元.王海藏的《湯液本草》中敘述『湯者,蕩也,去大病之用。散者,散也,去急病之用。丸者,緩也,舒緩而治之』。中藥因為劑型的不同,作用力也不相同,例如藥丸、藥膏都是屬藥性溫和於慢慢調理的長期服用的劑型,而藥粉、藥水則是治療急症以及大病。比較可惜的是目前健保所給付的大多數都是科學藥粉這種種劑型,如果覺得藥粉的療效不如預期也可以試試其他的劑型,除了水煎劑之外,我也曾經對於長年居住於國外無法經常回診的病患製作中藥膏方攜帶出國。傳統中醫在處方用藥是可以有不同的變化,針對功能性問題,如果施治者能夠仔細辯證,下藥能夠對證、選對劑型,中藥的療效常常是令人驚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