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的第一個節氣「立冬」是在十一月八日,大家要開始依民俗「冬令進補」了。冬季補品很多都有藥膳特質,也會加入米酒等食材。酒除了可以溫暖身體,也可以協助補品中的藥效更能運行至全身,這是進補能溫暖手腳的原因之一。
冬令進補,補腎為先
冬令進補要補什麼?現代社會大家營養已經很充足,因此進補的重點是氣與血。氣血兩者密切相關,醫書說「血為氣母,氣為血帥」,一般如果身體虛,大多是氣血兩虛,因此要補身體也是氣血一起補。血就是具體的血液,氣指的是陽氣,人的虛寒是因氣虛產生,身體能量不足,讓手腳冰冷、體溫下降,所以身體成了寒性體質。
中醫將氣分成兩種,後天的氣需要身體生成,至於先天的精氣是父母給予,可以視為一種體質的概念。中醫將先天的氣以「腎氣」的方式表達,如果腎氣不足,就是一般常聽到的「腎虛」;要強調的是,中醫對於腎的觀念不僅是同名的器官,也不僅是一般以為「腎虧」就是性功能差,還包括膀胱等其他泌尿系統、骨骼關節、呼吸功能、內分泌,與神經系統及智力發展都有密切相關,因此像頻尿、退化性關節炎、鼻子過敏、氣喘與老人家呼吸短促,都跟氣虛有很大關聯。
藥酒進補,效果一加一大於二
面對氣血兩虛,應該以溫性的藥材溫補,人參、地黃、肉桂、附子、薑黃、杜仲等都是常見藥材。人參滋補元氣,補充身體能量及體力,還能改善消化吸收與降血糖;地黃可以溫腎,杜仲與肉桂可補腎氣;另外像肉蓯蓉也是補腎補血的藥材,特別是因血虛、滋潤不足造成的便秘,也具有幫助排便功效,一般來說老人家如果合併筋骨關節痠痛,大便比較乾,就會使用。
《本草備要》有云,酒能「暖水藏、行藥勢」,將這些藥材製成藥酒,可以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因為酒本身就能擴張末梢血管,加上前述這些溫性藥材,在促進血液循環同時補充身體能量,氣血雙補才能有效舒緩冬天手腳冰冷的問題,身體也才有更多儲備以對抗寒冬。(未成年請勿飲酒)
作者:羅珮琳
現任:御絨中醫診所專任中醫師,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兼任主治醫師
經歷: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高雄醫學大學復健醫學系,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主治醫師,中華針灸醫學會專科醫師